AJNR:難道以前都被誤診為頸動脈夾層了?

作者:楊中華 來源: 腦血管病及重症文獻導讀 日期:17-09-17

1927年Fay等首先描述了頸動脈痛,其特征為頸動脈分叉處壓痛和疼痛。1988年國際頭痛分類中把頸動脈痛分類為特發性頸痛,2004年認為這是一類特殊疾病。實際上,頸動脈痛的兩個症狀既沒有特異性也不是不變的,其他原因的頸痛也表現為相同的臨床症狀。1994年Biousse和Bousser認為頸動脈痛隻是一個傳說。

不過,自從2000年以來幾個病例報道發現頸動脈分叉處壓痛和疼痛的患者存在影像學異常。這些影像學技術包括超聲、MRI、CTA、18F氟脫氧葡萄糖PET,顯示頸動脈周圍軟組織異常、勁動脈壁增厚,特別是分叉處。頸動脈痛的鑒別診斷包括頸動脈夾層、甲狀腺炎、血管炎、頭頸炎症或占位、涎腺炎或頸關節病等。因此,作者認為特發性頸動脈炎症可能是頸動脈痛的病因。

例1:超聲(圖A-D)顯示頸動脈分叉處血管周圍偏心浸潤(短箭頭),伴隨內膜斑塊(長箭頭),管腔輕度狹窄。隨訪超聲(圖E)顯示血管周圍浸潤明顯減輕(短箭頭),內膜斑塊完全消失:

例2:CTA顯示左側頸內動脈周圍後外側偏心血管周圍浸潤(短箭頭),以及明顯低密度為內膜軟斑塊(長箭頭):

例3:下圖A為首次超聲,B為14天隨訪超聲,C為6個月超聲。顯示頸動脈分叉處頸內動脈血管周圍浸潤(短箭頭),14天時病變迅速減輕,6個月時僅遺留薄層異常病變:

病例4:增強前(圖A)和增強後(圖B)脂肪抑製3D T1 以及3D T2加權(圖C)MRI顯示頸動脈分叉處短T1和長T2血管周圍浸潤(短箭頭),可見強化。頸動脈後部可見內膜軟斑(長箭頭)。右側ICA矢狀位曲麵重構增強T1(圖D)顯示右側頸動脈分叉以及頸總動脈末端和頸內動脈近端可見血管周圍浸潤(短箭頭)。頸總動脈和頸內動脈其他部分未見血管或血管周圍異常信號:

2017年7月來自法國的A. Lecler等在AJNR上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探討頸動脈痛的影像學特點。

該研究共納入2009年到2016年間10個中心共47例表現為急性頸痛或壓痛的患者,並且至少一項影像學發現未分類(unclassified)的頸動脈異常。

這些患者平均年齡48歲。所有患者皆表現為急性頸痛,8例存在短暫性神經係統症狀。所有患者的影像學皆發現頸動脈周圍偏心浸潤(eccentric pericarotidian infiltration)。16例患者發現存在內膜軟斑,其中1例發現管腔輕度狹窄。平均13天內所有患者的疼痛都完全緩解。3個月隨訪影像學顯示8例患者血管異常完全消失,其他患者也明顯改善。

最後作者提議應該將這種情況命名為短暫頸動脈周圍炎症(TransIent Perivascular Inflammat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TIPIC)綜合征,這項研究改善了對這種未分類、臨床放射學特征的描述。

另外,作者提出了TIPIC的診斷標準:

4項主要診斷標準:

1.頸動脈上麵急性疼痛,合並/不合並向頭部放射

2.影像學發現偏心型血管周圍浸潤

3.影像學排除其他血管或非血管疾病

4.14天內自發或抗炎治療治療後改善

1項次要標準:

1.內膜軟斑自行消散

譯者注:1.如何與頸動脈夾層鑒別?夾層有沒有強化?2.這也許是頸動脈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

文獻出處: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17 Jul;38(7):1391-1398. doi: 10.3174/ajnr.A5214. Epub 2017 May 11.

TIPIC Syndrome: Beyond the Myth of Carotidynia, a New Distinct Unclassified Entity.

關鍵字:頸動脈痛,特發性頸動脈炎症,短暫頸動脈周圍炎症,TIPIC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