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功醫生帶你圍觀ASCO之結直腸癌:第4天

作者:佚名 來源:醫脈通 日期:17-06-08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陳功

2017年6月6日星期二,將是ASCO年會的最後一天,但對於結直腸癌來說,還是有很不錯內容的一天。

繼續教育專場(

時間:2017年6月6日08:00am – 09:15am

地點:E354b會議室

主題:重新思考直腸癌的治療模式:新治療標準湧現?

內容:

1)病例討論-新輔助治療的價值(John Marshall,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

2)新輔助放療:長程 vs 短程 vs 無放療(Chi Lin,Nebraska大學)

3)直腸癌的手術治療:從腹會陰聯合切除/低位前切除到局部切除到不做手術(Larissa Temple,紐約Sloan-Kettering紀念癌症中心)

ASCO年會結直腸癌繼續教育專題的三大常規主題就是mCRC的全程治療、輔助化療的個體化和局部進展期直腸癌的圍手術期治療。也折射了目前結直腸癌臨床診療最主要就是這三個話題。

局部進展期直腸癌的治療模式也是近年來進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在“新輔助放化療”標準模式下,臨床完全緩解患者的非手術治療模式“觀察等待”(W&W)越來越受關注,近年漸漸演變出最新的“全程新輔助治療”,即TNT模式(Total Neoadjuvant Therapy),也就是將放療、化療全部移到手術前來做,爭取最大化的腫瘤退縮、爭取更多的完全緩解患者,提高療效,保全更多的器官功能,甚至不再手術。在壁報討論專場,由我討論的來自紐約Sloan-Kettering紀念癌症中心的TNT研究(摘要號3519)就是關於這個主題的,另外,來自國內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顧晉院長的研究也是關於直腸癌新輔助治療後不再手術而采取“觀察等待”的策略(摘要號3610)。今年的直腸癌繼續教育專場就是聚焦這個很有意思的主題,係統闡述不同放療策略(美國標準長程放化療、歐洲標準短程放療、不放療)的適應證,以及由於新輔助治療的革新而隨之帶來的外科手術模式的改變,最終獲益的當然是患者,目標永遠是根治和功能病重。

臨床科學研討專場(

時間:2017年6月6日09:45am – 11:15am

地點:E354b會議室

主題:讓分子分型共識更有意義(CMS)

內容:

1)CMS介紹(Robert Coffey, 美國Vanderbilt-Ingram癌症中心)

2)#3509– 結腸癌分子分型的臨床應用:結直腸癌兩大主要分子分型在III期研究PETACC-8人群中的驗證(Laetitia Marisa,法國巴黎大學)

3)#3510– FIRE-3研究中接受FOLFIRI+西妥昔單抗或貝伐單抗一線治療的mCRC患者療效與CMS的關係(Sebastian Stintzing,德國慕尼黑大學)

4)#3511– CMS對mCRC患者PFS和OS的影響:CALGB 80405的結果分析(Heinz-Josef Lenz,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5)討論:讓分子分型共識更有意義(Wells Messersmith,科羅拉多大學)

學術委員會專門設立了CSS(臨床科學研討會)專場,本次聚焦CMS(分子分型共識)在腸癌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很巧的是,今年的投稿中有三個大型RCT關注了CMS,PETACC-8(mFOLFOX6+/-西妥昔單抗用於III期患者輔助化療)主要是關注了CMS在早期結腸癌患者(III期)的預後預測價值,而大名鼎鼎的FIRE-3和CALGB 80405都同時來驗證了CMS對兩種治療模式(化療+西妥昔單抗對比化療+貝伐單抗)的療效預測價值,結果多少會讓人失望,預後預測功能很好的CMS,在靶向治療的療效預測價值方麵就大打折扣,也許還不如前兩年吵得沸沸揚揚的左右半呢,我們隻能感歎,結直腸癌的分子分型,從療效預測的角度來看,依然迷霧重重,任重道遠!

2017ASCO即將落下帷幕,今年參會,收獲不少,相信對未來的臨床實踐,還是頗有益處,相信各位同道一定是感同身受。

關鍵字:結直腸癌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