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血液淨化中心張春華、申坤、王世相共同發表論文,旨在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5-羥維生素D[25(OH)D]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指出,MHD患者維生素D不足及缺乏的發生率高,微炎症和胰島素抵抗與維生素D不足及缺乏密切相關,hsCRP、RI、LDL、年齡是血25(OH)D的獨立影響因素。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第92卷第24期《中華醫學雜誌》上。
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測定北京朝陽醫院血液淨化中心162例MHD患者25(OH)D水平,行前瞻性研究,分為3組:維生素D缺乏組:25(OH)D水平≤15 μg/L,維生素D不足組:25(OH)D水平≤30μg/L,維生素D正常組:25(OH)D水平>30 μg/L。比較3組患者年齡、性別、相關生化指標、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等差異。25(OH)D與各變量的相關性用單因素相關分析,25(OH)D水平的獨立影響因素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結果顯示,本組患者血25(OH)D水平4.0~43.5μg/L,中位數為10.3 μg/L,維生素D不足及缺乏的發生率為88.9%(144/162),3組年齡、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脂蛋白(a)、血肌酐、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的對數值、胰島素抵抗指數(R1)的對數值、25(OH)D的對數值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單因素分析血白蛋白、肌酐、鈣與25(OH)D顯著正相關,白細胞、總膽固醇、LDL、脂蛋白(a)、年齡、RI、hsCRP與25(OH)D顯著負相關。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hsCRP、RI、LDL、年齡是25(OH)D的獨立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