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皮納斯大學研究釋迦果有抗癌作用

作者:佚名 來源:南美僑報網 日期:17-03-07

釋迦果為番荔枝科,番荔枝屬水果。多年生半落葉性小喬木植物。世界五大熱帶名果之一,原產於熱帶美洲,喜愛溫暖幹燥的環境,多栽種於熱帶地區。因其形狀象佛教中釋迦牟尼的頭型,故取名"釋迦",又因為自"番邦"引入,故又稱為"番荔枝",另也稱佛頭果、嘜螺陀、洋菠蘿、螞蟻果、林擒。成熟時呈淡綠黃色,外表被以多角形小指大之軟疣凸起(有許多成熟的子房和花托合生而成),果肉呈奶黃色,肉質柔軟嫩滑,甜度很高。現中國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福建、台灣等地區均有種植,目前全世界台灣栽植最多,每年到釋迦盛產的季節,台東縣都要特別舉辦釋迦節活動,邀請各方人士品嚐這種味道鮮美的水果。釋迦品種約略分為土種釋迦(原生種)、軟枝釋迦、大旺釋迦、旺來釋迦Atemoya(鳳梨釋迦)。

聖保羅州坎皮納斯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釋迦果(ATEMOIA)有很強的抗氧化、消炎作用,可以預防癌症、炎症、關節炎等疾病。

研究者對風幹的果實進行了分析,發現果實中含鉀成份與香蕉相當。食用300克的釋迦果,相當於人類全天鉀需求量的20%。

釋迦果籽含有OMEGAS 3和6成份,與橄欖油的成份相似。

"它可以減少壞膽固醇,不會影響好膽固醇。同時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研究員瑪利婭說。

在研究中,學者們還發現果皮有更多的營養成份。果皮的營養成份是果肉的10倍,可以用於製藥和化妝品生產。

釋迦果在巴西市場中並不常見,人們往往是直接食用。但是該種水果可以製成果匍,可以打成果汁、果醬。這種水果很甜、水份很多。

關鍵字:釋迦果,抗癌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