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清掃更好?子宮內膜癌前哨淋巴結定位活檢

作者:佚名 來源:醫脈通 日期:17-02-22

        子宮內膜癌是美國最常見的婦科癌症,每年影響約54000名女性。少數女性處於疾病晚期。晚期疾病預後較差,轉移風險高。

        在我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條件的改善,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亦逐年升高,目前僅次於宮頸癌,居女性生殖係統惡性腫瘤的第二位。

        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是現如今治療子宮內膜癌的金標準,但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前哨淋巴結活檢也可以準確辨別是否存在轉移,且創傷比盆腔淋巴結切除術更小。

        這些發現來自FIRES研究,該研究1月31日在線發表於Lancet Oncology。

主要內容

        FIRES試驗納入了2012年8月1日-2015年10月20日,婦科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無轉移證據的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共385例。來自美國10家非專業性學術機構中的18位外科醫生參與了該研究。

        試驗的多中心性和外科醫生經驗程度不同的事實,提高了研究結果的普遍性,使研究結果更能代表真實的臨床數據。

        主要終點是前哨淋巴結檢測轉移性疾病的敏感性,也就是由成功通過前哨淋巴結定位發現轉移疾病、淋巴結陽性疾病的患者的比例。

主要

        共340位患者符合研究納入標準。對所有符合標準的患者實施了前哨淋巴結定位+淋巴結清掃,其中196(58%)例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

        293(86%)例至少成功定位了一個前哨淋巴結。其中,41(12%)例患者有轉移性淋巴結。41例患者中有36例至少有定位到1個前哨淋巴結。在這36例中,有35例(97%)發現淋巴結轉移。

        研究結果顯示,淋巴結定位的敏感性為97.2%,陰性預測值為99.6%。

        前哨淋巴結活檢排除存在轉移的受試者準確率超過99%。假陰性率為3%,與哨淋巴結活檢已成為標準治療的乳腺癌、黑色素瘤及外陰癌結果類似。

        此外,17%的陽性前哨淋巴結在傳統的完整淋巴結清掃區域外被識別出。傳統治療方法可能會錯過這一類淋巴結。

        安全性方麵,9%患者發生不良事件。最常見3-4級不良事件或嚴重不良事件為術後神經功能紊亂(4例),術後呼吸窘迫或衰竭(4例)。

        其中22例患者發生嚴重不良事件,其中1例與研究的幹預措施相關。該事件為前哨淋巴結清掃時出現輸尿管損傷,並未造成長期傷害。

結語

        使用吲哚菁綠識別前哨淋巴結,在探查子宮內膜癌轉移時,診斷準確性較高,安全性好,達到在子宮內膜癌分期中替代淋巴結清掃術的標準。

        前哨淋巴結定位技術,是介於淋巴結是否清掃之間的最佳調和選擇。應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做出進一步嚐試,提供更好的證據支持。

        目前,NCCN已將將前哨淋巴結活檢,作為部分子宮內膜癌患者手術分期的標準。前哨淋巴結活檢是對傳統治療技術的再次改進,有可能替代傳統淋巴結清掃術,並且可能成為治療子宮內膜癌的標準。

        信源:Veronica Hackethal,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ufficient' in Endometrial Cancer, Medscape.com.

關鍵字:子宮內膜癌,前哨淋巴結定位活檢,淋巴結清掃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