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世界分子影像大會(wmic2010)的一大亮點是來自中國的聲音。
本屆大會共有6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進行大會發言,超過曆屆發言數的總和,7名學者獲得大會的青年學者資助獎(去年僅1人),並有數十篇壁報交流報告及合作研究。
缺血性心血管病作為人類的頭號殺手一直是分子影像學界所關注的熱點,而無創分子影像對心血管細胞和再生治療具有獨特的優勢。來自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的曹豐教授研究團隊在WMIC2010上呈現了兩項學術報告,分別闡述了多模態分子影像對心肌梗死或外周動脈疾病細胞治療的監測和評價,研究結果指出,通過構建分子影像中心和以報告基因成像為主的多模態成像平台,可以對幹細胞在梗死後心肌再生與血管新生所發揮的作用進行實時、長程、直觀、有效的示蹤和評價。
近年來,基於不同種類的放射性核素探針,正電子發射體層攝影(PET)在對疾病的病理機製研究、早期診斷和藥物治療監測方麵,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孫夕林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可下調腫瘤內皮細胞整合素αvβ3表達,而PET可以對這一過程進行定量成像,同時在早期治療監測方麵18氟- FPPRGD2(18F- FPPRGD2,eIND 104150)PET比18氟-氟脫氧葡萄糖 (18F-FDG)PET更具優勢。來自北京協和醫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鹽酸西布曲明對肥胖小鼠的體重減輕治療可以促進棕色脂肪組織(BAT)激活,而使用18F-FDG PET成像可以對BAT激活進行評價。在新型探針研發方麵,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一項研究采用18F標記突觸結合蛋白C2A域(18F-C2A-GST),製備的探針具有快速血液清除率和低腹腔器官攝取等特點,對凋亡的檢測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此外,其或可作為評價腫瘤治療效果的早期標誌物。
近十年來,分子影像學因其獨特的理論視角和技術路徑得以快速發展。然而在其發展初期,我國的分子影像學科囿於人才及設備等因素,一直與美國、歐洲等存在較大的差距,使得分子影像成為典型的“西學東漸”學科。近幾年經過學者們的不懈努力,通過了大量分子影像基礎、臨床研究與設備研發,使我國的分子影像學科已初具規模並且蓬勃發展。WMIC2010上中國學者的精彩演繹,充分說明在國際分子影像學領域,中國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