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8日上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張力教授帶著我國一項臨床新藥研究的結果站在了2016年ESMO年會優選口頭報告的講台上,向與會者分享了一項來自中國原創新藥AC0010(艾維替尼)首次用於人體試驗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其中包括劑量遞增情況、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藥代動力學等多個方麵的詳盡內容。
研究詳情
該研究由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團隊(招募患者、觀察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與北京協和醫院臨床藥理基地團隊(藥代動力學等結果的檢測)合作共同完成。
截止2016年5月,共入組51例經一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製劑(EGFR-TKI)治療後耐藥的EGFR突變陽性NSCLC患者。分別給予AC0010(艾維替尼)6個1次/日(QD)治療劑量組(50 mg QD、100 mg QD、200 mg QD、350 mg QD和550 mg QD)、3個2次/日(BID)治療劑量組(175 mg BID、250 mg BID和300 mg BID)以及1個3次/日(TID)治療劑量組(200 mg TID)。
安全性方麵,不良事件(AE)大多是1級或短期發生。常見的藥物相關≥3級AE為皮疹(4%),肝功能指標ALT、AST升高(4%、2%)和肺炎(2%),並未觀察到高血糖和3級QT間期延長的發生。
藥代動力學數據中,平均血漿半衰期為7.8(7.6~8.0)個小時。與QD劑量相比,BID劑量用藥可以降低血漿濃度的波動係數0.40,而提高1.28倍AUV,同時不受進食情況的影響。
治療療效的結果中顯示,在劑量水平≥200 mg QD時觀察到了治療療效。全部入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為)38.9%,疾病控製率(DCR)為73.0%。在AC0010劑量水平≥350 mg組中,ORR為55.6%(19/33),DCR為86.1%(29/33)。
研究者說
TKI耐藥不可避免,如何為患者帶來更大獲益?
目前,TKI耐藥是肺癌臨床治療中關注的熱點話題。一代TKI藥物雖然療效已經得到充分的證實,但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耐藥,進而縮短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同時也會產生各類不良反應。
在製定NSCLC患者一代TKI耐藥後治療策略的過程中,因第三代TKI藥物已在美國獲批上市,患者耐藥後如發生T790突變則開始給予第三代TKI藥物的治療。
但在中國,目前臨床中並沒有第三代藥物,TKI治療耐藥後的患者隻能通過參加臨床試驗才有機會接受這類藥物治療,而在常規的臨床實踐中隻能以化療為主作為標準治療方案。
因此,希望通過本研究的不斷深入,盡快讓第三代TKI藥物進入中國臨床實踐,讓患者能夠有機會用上該類藥物,為我國肺癌患者帶來實際的生存獲益。
探索原創新藥,在抗擊腫瘤之路上展現中國力量
張教授表示,本次研究入選ESMO口頭報告是以中國創新藥物為主要契機,AC0010(艾維替尼)與AZD9291基本同時開發,是第一個國產第三代TKI藥物。其研發與探索緊跟當前藥物治療發展方向,很好地代表了中國的藥物研發水平;並且納入的都是中國患者,較好地貼合中國患者的治療實踐,集中體現了中國腫瘤治療水平的實力。
發揮第三代藥物優勢,助力優化肺癌診療策略
NSCLC靶向治療的TKI藥物中,一代為可逆性TKI、二代為不可逆性TKI,這些藥物除了對突變型組織發生作用外,還會對野生型組織也產生作用,因此對體內正常的表皮組織亦會出現抑製作用,導致接受TKI治療的患者常出現皮疹、腹瀉等相關的不良事件。
而與一、二代藥物相比,第三代TKI又稱為“突變選擇性”TKI,即對突變組織具有選擇性抑製,而對野生型的作用很微弱,基於這樣的藥物作用機製,使得其既能夠保證藥物的治療療效,也能夠很大程度地降低毒副作用的發生。
張力教授向我們介紹,繼I期研究較好結果公布,後續已在我國十餘家中心開展了II\III期研究。
下一步深入探索的目標是將該藥物用於晚期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當中,從而避免患者TKI治療發生耐藥後再使用。當前國際上已開始對第三代藥物用於NSCLC患者一線治療的探索。在今年ASCO年會中報告的初步結果顯示,AZD9291用於NSCLC一線治療的緩解期達到19.8個月,而根據既往研究數據顯示,一代藥物中位PFS基本穩定在10個月左右,可見第三代藥物的緩解期已近一代藥物的兩倍。再加上不良反應輕的特點,能夠為患者帶來更長的緩解期、更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三代藥物取代一代藥物或將是不可回避的事實。期待後續更多循證研究的結果,不斷優化肺癌患者的治療策略,為患者提供更多更優的治療藥物。
現場點評
來自比利時的C.Rolfo教授在隨後的研究討論中,對該項研究進行了具體的點評,認為研究結果的公布或為EGFR-T790突變陽性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數據與Osimertinib結果相似,顯示出較為有效的治療有效率和緩解時間。
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未來研究的思路,例如對於腦轉移的患者治療是否有效、T790突變陰性患者是否有效、是否與其他三代TKI具有相同的耐藥機製?
這些問題或都將在隨後的II/III期研究中加以解答,讓人充滿期待。
本文係壹生平台原創首發文章,歡迎朋友圈轉發,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