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標誌物與顱內及顱外動脈狹窄相關

作者:高曉方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0-03-04

  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與顱外動脈狹窄具有相關性,白介素-6(IL-6)水平與顱內及顱外動脈狹窄均具有相關性,但IL-18水平則與腦動脈粥樣硬化不相關。這表明炎症反應在顱內及顱外動脈狹窄形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研究2月22日在線發表於《卒中》(Stroke)雜誌國際卒中大會(ISC)壁報摘要中。 

  我國北京天壇醫院的研究者為了評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hs-CRP、IL-6和IL-18等循環炎症標誌物與顱內及顱外動脈狹窄的相關性,對427例患者進行了監測評估。血樣采集於患者入院次日清晨,並以磁共振成像(MRI)血管造影和頸動脈多普勒超聲評測顱內及顱外動脈狹窄。 

  研究顯示,顱內及顱外動脈狹窄患者的IL-6水平顯著高於無狹窄者(4.2 : 3.4 pg/ml,P=0.04),兩組間hs-CRP和IL-18水平則無顯著差異(P值分別為0.16和0.76)。hs-CRP(P=0.03)和IL-6(P=0.004)水平均與顱外動脈狹窄呈正相關。與hs-CRP和IL-6水平處於最低四分位者相比,最高四分位者發生嚴重顱內動脈狹窄(≥70%)的風險性最高(OR=7.5)。IL-18與顱外動脈狹窄嚴重度無相關性(P=0.93)。 

  原文標題: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terleukin-6 but Interleukin-18 Levels Correlated With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關鍵字:hs-CRP,動脈狹窄,腦血管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