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ASCO-GU會議上,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一項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研究入選POSTER。本報特邀采訪了郭軍教授,請他介紹這項研究的背景、特點、意義以及創新性等。
摘要號444:上尿路尿路上皮癌PD-L1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來自於腎盂及輸尿管來源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在國外雖然發病率極低,但在中國卻占尿路上皮癌的20%-30%,應該來說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腫瘤。目前缺乏單獨針對晚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臨床研究,其治療經驗主要來自於膀胱尿路上皮癌,但越來越多的基礎與臨床研究顯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與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生物學行為有較大的區別,臨床治療應基於各自的特點,因此,研究上尿路與膀胱來源尿路上皮癌的各自特點尤為重要。近年來以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為代表的免疫治療有可能成為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療突破,PD-L1的表達有可能成為潛在獲益的生物標誌物,因此有必要了解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表達情況,是否與膀胱尿路上皮癌一樣從相應免疫治療中獲益,為下一步開展相應的臨床研究進行探索,並為晚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研究作出中國人的貢獻。
我們共檢測了北大腫瘤醫院收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共計78例,均為病理確診的高級別浸潤性尿路上皮癌,收集原發病灶的病理切片進行PD-L1染色,腫瘤細胞PD-L1胞膜染色≥1%作為陽性標準。結果顯示,PD-L1陽性率為42.3%,其結果不僅高於既往文獻報告的膀胱尿路上皮癌PD-L1表達水平,也高於同期作為對照的膀胱來源尿路上皮癌。在此項研究中,PD-L1表達水平與臨床特征暫無明確的顯著相關性,將來我們會針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免疫學特征開展相關研究以及探索性的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