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CT“慧眼” 辨識肺GGN

作者: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醫學影像科 張同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6-01-05

概述

定義

毛玻璃樣結節影(ground-glassopacitynodules,GGN)指存在於肺內的局灶性密度增高影,但其密度又不足以掩蓋經過其的支氣管血管束,狀似門窗磨砂玻璃而得名。所謂毛玻璃樣密度影(GGO)是指肺內浸潤性病變陰影,其密度均勻,狀似毛玻璃。由肺泡腔的不完全填充,炎症引起的肺間質增厚、水腫、纖維化,腫瘤性增生,肺泡部分萎陷,正常呼吸狀態或毛細血管的血容量增加所致。在肺CT上表現為彌漫、地圖狀或補丁狀模糊的密度增高影,但支氣管及血管邊緣仍可辨認,與肺實變的區別是後者的支氣管血管邊緣模糊不清。由於CT的普及、高分辨力CT的廣泛應用以及利用CT進行早期肺癌的篩查等,GGN的發現率逐漸升高,有關其定性診斷問題也日益引起外科和放射科醫師的關注。

由於GGN的定義主要基於不同觀察者對病變形態和密度的主觀判斷,難免會出現不同的定義及看法的分歧,也因此影響到後續的處理方式和對預後的判斷。為使GGN的診斷有一定的權威性、可遵從性和可重複性,通常多以管電壓120kv、管電流100mA、層厚和層間距均為10mm等作為掃描參數,圖像重建和顯示參數為層厚10mm、窗寬1500Hu、窗位500Hu。

病理基礎

1.肺泡的氣腔內有液體(如水腫)或出血,導致CT值增加;

2.肺間質因炎症、水腫、纖維組織增生或因腫瘤等原因而增厚時,造成每個像素內“組織”量增多而空氣量相對減少,CT值亦隨之增加;

3.在呼氣終末時,肺泡內空氣量減少,肺間質雖正常但單位像素內肺泡壁的數目增加,亦可造成毛玻璃樣密度。

分類

GGN的Suzuki分類如下(圖1)所示。

圖1 GGN的Suzuki分類(A.均勻一致的毛玻璃樣密度;B.半實變密度,均勻一致;C.暈征不均一超過50%;D.混合密度,不均一超過50%;E.實性/毛玻璃樣密度<50%;F.純實性)

病因診斷之一:良性病變

診斷標準

病因鑒別

局灶性間質纖維化或機化性肺炎這是造成非腫瘤性GGO的主要病變(圖2、3),局灶性間質纖維化在相當長時間的隨訪中可沒有任何變化,CT上的特征和腫瘤性GGO可以非常相似。然而,大多數局灶性間質纖維化表現有內凹的邊緣及多邊形的外形,有助於與惡性腫瘤鑒別。此外,局灶性間質纖維化病灶內可含有實性成分,此實性成分多與纖維化病灶和肺泡萎陷有關。

圖2 患者男性,47歲。良性純 GGO 結節。A.薄層CT掃描顯示右上肺葉一個7 mm的純結節GGO;B.薄層CT顯示病變6個月後不減少或不消失。病理檢查示局灶性肺間質纖維化
圖3 A.CT平掃發現右上肺葉部分顯示毛玻璃樣密度結節,直徑測量約17.64 mm,初步診斷為細支氣管肺泡癌(BAC)可能,建議3個月隨訪觀察。B.3個月後CT掃描圖像顯示GGN消失,證實為局灶性非特異性炎症

嗜酸細胞性肺炎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其中單純嗜酸細胞增多綜合征及特發性嗜酸細胞增多症可表現為GGO結節,組織學上GGO反映了肺泡內滲出及纖維性改變伴有間質內嗜酸細胞浸潤,其中心的實性成分符合嗜酸性細胞膿腫改變(圖4)。

圖4 患者男性,37歲。A.薄層CT掃描顯示右上肺葉一個27 mm、含實性密度的毛玻璃樣結節影(GGN),邊緣模糊,邊界不清。檢查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細胞升高;B.3周後複查CT,病變消失

曲黴菌感染通常表現為中心實性伴周圍GGO(CT暈征)。CT暈征代表了與梗死相關的肺泡出血。曲黴菌感染有多種類型,隻有血管侵襲性曲黴菌病可表現為GGO的肺結節影(圖5)。

圖5 A.經病理證實為曲黴菌病,邊界不清的GGN。病變包括一些周邊固體部分和少量的毛玻璃影;B.病理塗片可見曲黴菌落及肺泡內出血

其他閉塞性細支氣管炎伴機化性肺炎,為一種特發性病變,最常表現為雙側的GGO或實變,病變分布在支氣管血管周圍,可表現為單個/多個結節或腫塊影,病變內可見空氣支氣管征。

胸內的子宮內膜異位或月經綜合征亦可在CT上表現為GGO結節影。大多數患者有妊娠或婦產科手術史,所有的症狀和體征均因肺內有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所致。症狀與月經密切相關有助於本病的診斷。

此外,經支氣管或經胸肺活檢可造成局灶性創傷性肺損傷,隨即表現為GGO陰影(圖6)。肺隱球菌感染也可以表現為孤立或多發的肺結節,伴或不伴周圍GGO陰影。

圖6 局灶性間質纖維化活檢及肺損傷

病因診斷之二:癌前病變

非典型腺瘤樣增生(AAH)多數發生在上葉,可單發或多發。CT主要表現為純毛玻璃密度影(GGO),通常病灶最大徑≤0.5cm時,考慮為AAH(圖7)。AAH一般為圓形或類圓形,邊緣光滑,無實性成分,無毛刺、胸膜牽拉或血管彙集等征象,極個別案例發現大到1~2cm。

圖7 患者女性,54歲。AAH。薄截麵CT掃描脈窗顯示左上肺葉一個7 mm純毛玻璃結節。病理顯示肺泡壁增厚,內襯可見單層的非典型立方樣肺泡

原位腺癌(AIS)新分類中的AIS,在CT上通常表現為最大徑≤3cm的純毛玻璃結節灶(圖8)。病理上AIS為局限性,腫瘤細胞沿肺泡壁呈鱗屑樣生長,無間質、無血管或無胸膜浸潤的小腺癌(≤3cm)。黏液AIS罕見,表現為一個單發實性結節。

圖8 A、B為某患者左肺上葉兩幅連續的CT軸位圖像,圖B是隨訪6個月後。圖A顯示一非實性結節,包含幾個微小泡沫樣的實性密度;包括圖B在內的其他層麵都表現為非實結節。手術後病理證實為AIS。如果連續隨訪的CT圖像顯示病灶的實性密度隨時間推移不斷增加,則說明AISAB 是浸潤性的早期征兆

微浸潤腺癌癌((MIA)包括非黏液MIA和黏液MIA。非黏液MIA可能會出現一個小的固體成分,相應的區域間質浸潤測量<5mm,所以可表現為部分實性的GGN或一個純的GGN(圖9);黏液MIA更加少見,但主要以實性結節為CT表現。

圖9 患者女性,70歲。圖A(軸向)及圖B(通過右上肺葉冠狀位)顯示,主要表現為含有的固體成分中小於5 mm的GGN。病理證實為MIA

浸潤性腺癌鱗片狀伏壁增長模式為主的浸潤性腺癌通常表現為固體或部分實性結節,很少案例表現為純GGN(圖10);浸潤性腺癌其餘的亞型在CT上通常呈現固體或固體為主的結節,預後要明顯差於鱗片狀伏壁增長模式的浸潤性腺癌,尤其是固體型和微乳頭型。

圖10 患者女性,70歲。表現為純GGN的浸潤性腺癌(鱗屑樣生長為主)。圖A~F為2005-2010年左下肺葉同一病變的CT軸位圖像,病灶從最早的微薄的純GGN逐年呈現大小和密度緩慢遞增。最終手術切除證實為鱗屑樣增長的浸潤性腺癌

須注意以下兩點:①掃描條件,技術參數必須嚴格標準化,使病灶的顯示可靠且可重複;②圖像處理,多方位多角度重建觀察。(圖11)

在CT診斷中如何少犯錯誤?

以純GGN表現為主,形態不規整,邊界模糊,隨訪3個月內體積減小或消失,良性可能性大;GGN的數量與其良惡性評判無直接參考意義。對於持久性存在的GGN,主要參考其規模的大小與有無實性成分。相較於病變的大小,固體成分的含有是更重要的,純GGO如果病灶內出現實體成分,即使病灶≤10mm,惡性程度增加。

關鍵字:肺,GGN,CT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