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們也會犯錯誤

作者:醫學信使 來源:騰訊視頻 日期:15-06-05

        7:07而就在那裏,另外一位護士,不是之前照顧Drucker女士的那位,對我說了絕大部分急診醫生都害怕聽到的三個字。其他科係的醫生也害怕這三個字,但因為急診醫生看的病人都來去匆匆,這三個字對我們有著特別的意義。這三個字是:記得嗎?“記得嗎?你送回家的那個患者?”那位護士就事論事的問道。“她又回來了。”她就用了這樣平常的語調。

        7:43她的確回來了。回來時已經瀕臨死亡。在我讓她回家後大約一個小時後,她昏倒在了地上,她的家人打了911,急救人員將她重新帶回了急診室。此時的她已嚴重休克,血壓隻有50。她的呼吸極其微弱,麵色發青。急救人員們使出了渾身解數。他們給了她提升血壓的藥物,並將她連接上了人工呼吸器。

        8:12我震驚不已,嚇得不得了。之後我的心情便像是做著雲霄飛車一般,因為當他們將她的情況穩定下來後,便將她送進了加護病房,我在絕望中希望她能夠醒過來。但在接下來的兩三天中,她再也不會醒來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她的腦部已經受到了無法逆轉的損傷。她的家人聚在了一起。在接下來的八到九天裏,他們慢慢的接受了這件事實。在第九天,他們選擇讓她離開人間--Drucker女士,一個家庭的妻子,母親,和祖母。

        8:49有人說你永遠不會忘記那些(因你的疏忽而過世的)人的名字,而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這句話的現實。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內,我無比的沮喪,並第一次經曆了那種在醫學文化中存在的危險的羞愧感--我覺得孤單無助。這不是那種健康的羞愧感,因為你不能和你的同事提起討論它。

        –就是那種,當你背叛了對摯友的承諾而說出了答應要保守的秘密,並被他知道了以後,你的摯友找你算賬時,雖然你們會爭執不休,但最後那層罪惡感仍然會主導你,你告訴自己,我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如是,你做了修正的承諾,然後你永不會再犯那樣的錯。這種羞愧有著教導的作用。

        9:36而我所說的那種非良性的羞愧會讓你愧對於心。它會對你說,並非你做的是錯的,而是你根本就是壞人。這便是我當時的感覺。而這也不是因為我的主治;他人非常好。他和那家人好好的談過。我確定他為了確保我沒有被控告而替我打了圓場。

        但我仍然不斷問我自己這些問題:為什麼當時我沒有聯係我的主治?為什麼我當時會讓她回家?更加沮喪時,我會問:我為什麼會犯下如此愚蠢的錯誤?為什麼我會選擇進入醫學界?

        10:12慢慢的但穩定地,那糟糕的感覺開始淡化了。我開始覺得緩和了些。然後在一個陰雲密布的日子裏,當我看到一束陽光從雲隙中探出,我覺得,或許我能再次感覺好起來。

        然後我和自己做了一個約定:如果我加倍努力做到完美,不再犯錯,請就此讓那自責的聲音消去。那個聲音的確停止了。我回到了工作崗位。但錯誤又發生了。

        10:45兩年後,當我在一家多倫多北部一間社區醫院的急症室做主治醫生時,我看了一位喉嚨酸痛的25歲的男人。當時診所很忙,所以我也有些急。他不停的指著這裏。我看了看,他的喉嚨有些紅腫。

        我給他開了盤尼西林的處方後便讓他離開了。即便當他走出診所的大門的時候,他似乎還在指著他的喉嚨。

        11:08兩天後,又輪到我在急診室值班。那時我的主任要我去她的辦公室裏私下談談。她說了那三個字:記得嗎?“記得嗎?那位你看過的喉嚨酸痛的患者?”原來,他並沒有得鏈球菌性咽喉炎。得的是一種有可能威脅到生命的病症,叫會厭炎。各位可以在穀歌上查詢,但它不是喉嚨,而是上呼吸道的感染,並有可能造成呼吸道阻塞。幸好,他並沒有過世。在被安排做抗生素靜脈注射的幾天之後,他便痊愈了。而我又回到了那個愧疚和自責的時光中,然後等情緒平複後,又回到了工作崗位,直到這些錯誤再度重複的發生。

        11:59在同一個急診的值班中,我兩次沒有發現病患得了盲腸炎。這是很難想象會發生的事情,尤其是當你在一間一個晚上隻見十四名病患的醫院工作。雖然對這兩個病例,我都沒有讓他們回家,而我也不覺得在治療照顧過程中有任何空隙和差錯。其中一位我診斷他有腎結石,並安排了腎髒X光,但結果正常。我的同事當時正在對病人的病情做重新的診斷。在他留意到病人右下腹的地方有些柔軟時,便聯係了外科醫生。

        另一位病患有嚴重的腹瀉。我給了他一些液體幫助他補充水分,並讓我的同事重新看了看。他照做了。當他注意到病人右下腹有些柔軟時,也聯係了外科醫生。這兩名病患都做了手術並康複了。但每當我想到這兩起病例,那種感覺都會折磨啃噬我。

        12:46而我也希望我可以告訴你我造成的最嚴重的錯誤隻發生在了我開始行醫的前五年,像我眾多的同事所稱一般。但這完全是扯淡。(笑聲)在最近的五年中,我也犯了一些錯誤。我依然覺得孤獨,羞愧,無助。

        但問題的症結是:如果我不能理清和談論我所犯過的錯誤,如果我無法找到那可以告訴我錯誤的源頭的那仍然微小的聲音,我又如何能和我的同事分享我的經驗?我又如何教導他們,讓他們不再重蹈我的覆轍?當我走入一個場合時--就像現在,我完全不知道各位如何看待我。

        13:30你們上一次聽到別人談論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是的,如果你們去參加一場聚會,你或許會聽到某些關於其他醫生的錯誤的閑聊,但你不會聽到有人談論自己所犯的錯誤。如果我現在走入一間坐滿我的同事的房間,向他們尋求幫助並開始和他們說我剛才告訴各位的事情,或許在我還沒講超過兩個故事之前,他們就會開始感到非常的不自在。有人就會講個笑話,然後他們會改變話題。

        事實上,如果我,或者我的同事,知道醫院中一位骨科的同事幫病人截錯了腿,相信我,當我遇到他時,我也無法與他有正常眼神的交彙。

        14:12這就是我們所擁有的體係--一個完完全全的否定錯誤的體係。在這個製度當中隻有兩種人--犯錯的不犯錯的,可以調適睡眠不足的和不可以忍受的,以及那些有著糟糕的結果和有著優秀的結果的。

        這幾乎就像免疫係統的自我反應,像抗體一般開始攻擊那個不一樣的人。我們有著一種想法:當我們將所有的會犯錯的人趕出醫學界後,我們便會得到一個安全的係統。

        14:51但這種想法會衍生出兩個問題。在我二十餘年的醫療廣播和新聞工作中,從我為多倫多星報所寫的第一篇文章到我的節目《白袍魔藝》,我自行研究了我可以接觸到的一切醫療疏失和醫療錯誤。而我所學到的,便是錯誤絕對是無處不在。

        我們工作在一個每天都會發生錯誤的製度中。醫院有十分之一的幾率會給錯藥或者給了錯誤的劑量,而在醫院內被傳染的病例正在日漸增多,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和死亡。在這個國家中,有將近2萬4千多加拿大人死於可以避免的醫療錯誤。在美國,據醫學學院統計,這個人數達到了10萬之多。即使如此,這兩項數據也還是過於低估了現實,因為我們從未像我們該做的那般深入地探究這個問題。

        15:47重點是,在一個醫療知識以兩到三年為單位成倍增長的醫院體係中,我們無法緊跟著這些知識的增長。睡眠不足的情形絕對是非常普遍的,而我們也無法擺脫這個問題。我們自己的直覺偏差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結論。比如說,我可以為一位胸痛的病人記錄下完美的病曆。

        但如果這位同樣的胸痛的病人當時胡言亂語再加上呼吸帶著些許的酒精味的話,我寫下的病曆便會挾帶著些許的輕蔑。而這份病曆便會截然不同。我不是機器人,不會每次都做同樣的事情。我的病患也不是車子,他們不會每次都用相同的方式去描述他們的症狀。因此錯誤是無可避免的。如果真像我被教導的體係那般趕出所有易出錯的醫護專業人員,那麼這個領域便不會有人留下。

        16:42還有就是關於人們不願談論他們所犯的最糟糕的錯誤一事。在我的節目《白袍魔藝》中,我已經會習慣性地說:“這是我最糟糕的錯誤”。我會對從急救護理人員到心髒外科首席醫師的每個人這麼說:“這是我最糟糕的錯誤,如是,如是。”然後我會把麥克風遞給他們,問:“你呢?”此時他們的瞳孔會放大,他們會退卻。

        然後他們會看著地上,猛吞著口水並開始向我傾訴他們的故事。他們想說他們的故事,他們也想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想能夠說:“聽著,別犯和我一樣的錯。”他們隻是需要一個場合來吐露心聲。他們需要的是一個重新定義的醫學文化,從一位又一位個別的醫生開始。

        17:29重新定義過的醫生也是人類,明白她自己是人,並接受這個事實。她並不覺得犯錯誤是光榮的,卻可以從其中學習並教於他人。她會與他人分享她的經驗,並在別人談論自己過錯的時候給於支持。她不會有一種落井下石的心態,而會以一種可以讓每個人都從中受惠的關懷,了解的方式來指出他人的錯誤。

        而她所工作的醫學文化承認整個體係是由人在運作,而當人在運作一個體係的時候,時不時地錯誤在所難免。這樣係統才可以不斷地進化改革,產生可以讓人更加容易察覺這些無法避免的錯誤的補救方案。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培養一個熱心關懷的工作環境,鼓勵每一位在觀察我們的醫療係統的人隨時指出一些潛在的錯誤。尤其是鼓勵像我一樣的人,當我們犯錯後,我們可以去正麵麵對並加以改正。

        18:38我是布萊恩.高德曼,我是一位重新定義後的醫生。我是一個人類,我也會犯錯。我為此感到抱歉,但我會盡力從中學習並教於他人。我仍然不知各位如何看待我,但我想我對此可以接受。

        18:58最後讓我以我自己的三個字做為結語:我記得。

        19:05(掌聲)

        醫生也是人,也是會犯錯的。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正視錯誤才能不斷進步。需要勇氣,也需要寬容。

1 2

關鍵字:醫生們,犯錯誤,TED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