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急救培訓教育普及率僅1%

作者: 來源:京華時報 日期:12-09-10

  政府民間共同聯動

  雖然來上應急救護課程的人並不多,但海貓依然堅持著他的培訓課程,“多一個學習過專業救援的人,當遇到災難的時候,就多了一絲生還的機會”。海貓說現在他就希望能通過幾家民間救援隊的聯動,推動政府政策的出台,將應急救護常識推廣到社區、城鎮及大中院校內,補上我國的“生命教育課”。

  在國家彩票公益金支持下,中國紅十字會各級組織啟動了全國應急救護培訓的普及活動,特別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以及廣州亞運會等重大事件,推動了這項工作的廣泛開展。截至2010年,全國共培訓應急救護師資近10萬人,救護員1000萬人,近5000萬人次參加過各種類型的培訓。幾年來,盡管進步很大,但與國外相比差距十分明顯。

  在發達國家,應急救護知識已經十分普及,比如法國為40%,德國普及率為80%,企業員工必須有一定比例接受急救培訓以及實施急救人員的權力保護等問題。日本每年都要舉行抗震活動,教市民如何脫險與自救互救。在美國,僅接受心肺複蘇技術培訓的人就有7000萬,相當於全美總人口1/3。不少國家規定,應聘人員謀職時必須持有急救員合格證。

  但在中國,急救這樣的概念依舊被人們認為隻是醫生的“專屬”。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賑濟救護部部長王平說,雖然現在各省紅十字會都在做應急救護培訓,但模式並不統一,在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應急救護培訓多為地方政府買單,但在其他地區,資金的缺乏讓急救培訓難以接地氣,更難常態化。

  據王平介紹,加強救護培訓將是紅會未來的核心業務之一。

  ■鏈接

  自救常識

  地震掩埋不要慌,鎮定應對有希望。首先判斷所處地,然後確定自身傷。處地結構支撐穩,擴大頭口空間強。有傷止血最重要,紅傷盡快包紮上。四處打探找出口,多數出口有亮光。堵壓不能離險地,敲擊信號傳外邦。三短三長又三短,規律敲擊求救方。保存體力求生機,堅定信念莫緊張。

  1.選擇夾角避震

  地震發生時,立即選擇床下、床前、桌下,蹲身抱頭,以躲避房蓋、牆磚等物體的打擊。

  2.選廚房廁所避震

  這些地方開間小,有上下水管道連接,既能起一定支撐作用,又可能找到維持生存的水和食物,有可能減少傷亡。

  3.首先保護自己

  隻有保存了自己,才有可能去搶救他人。

  4.護住頭、口、鼻

  如果自己已經被埋在了廢墟下麵,要頭腦冷靜,先用手保護好頭部和鼻子、嘴,以免受傷害和灰土窒息呼吸道。

  5.不要大聲呼喊

  盡量減少體力消耗,被壓在裏麵的人聽外麵的聲音清楚,而外麵對裏麵發出的聲音卻不易聽見。要積蓄體力,聽到外麵有人時再大聲呼救。

  6.節省使用水源

  水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沒有水要找容器保存自己的尿液飲用,也可以找濕土吮吸。液體隻作潤唇、小飲而絕不可大喝。如果困在裏麵時間過長,要找一切可能吃的東西充饑。

  7.鞏固生存空間

  要盡快用磚塊將頭上身上的屋頂板頂住,以防止在餘震中把自己砸傷。要想方設法用棍子給自己捅出一個出氣孔,以防止窒息。

  8.創造逃生條件

  要尋找可以挖掘的工具,如刀子、鐵棍、鐵片等用來挖掘廢墟。可以看到光線、聽到聲音、感覺風大的地方說明距離地麵近。

  9.堅持就能勝利

  需要強調的是,被埋在廢墟裏麵的人,隻要能堅持下去,生存率還是很高的。

1 2 3

關鍵字:急救知識,地震,生命教育,培訓課程,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