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止哭妙招,網友媽媽眾說紛紜
一.強硬派
1.遙遙媽:忽視他的哭鬧
我發現,對於寶寶哭鬧最好的回應就是:忽視,忽視,再忽視!當我一歲大的女兒哭鬧的時候,我就轉過身當作沒聽見。她馬上就領會了:當她哭鬧之後是得不到任何的回應的。
2.姍姍媽:不應允寶寶在哭鬧中提出的要求
這是丈夫和我的共同感受,我們一致認同這個觀點,並且認為這的確是很好的方法。我們3歲的女兒姍姍就知道,如果她為了得到什麼東西而希望通過哭鬧的辦法來達到目的,這個途徑是行不通的。如果她想用哭鬧的辦法來得到她想要的零食或者玩具,那麼她是達不到她想要的目的的,即使是在我心情很好的時候或者心情很差的時候。其實我們對她是很公平的,如果我們拒絕了她的某個要求,那麼我們將在拒絕的同時答應她的另外一個要求。因為你不能老是拒絕,當然你也不能老是縱容她的所有要求。在你決定拒絕或者認同某一件事情以後,你就要堅持這樣的決定。
二.溝通派
3.豆豆媽:采取成年人的方針
我的女兒已經15個月了,很喜歡你跟她進行交流,同時她也是一個喜歡哭鬧的孩子。但是當她開始哭鬧的時候,我就試著去跟她交談,就像跟大孩子那樣。她對於我的回應是很積極的,她甚至試圖來跟我進行溝通和交流,雖然隻有她自己才知道她究竟在說什麼。但她的這種試圖言語的現象終究取代了哭鬧,而這樣所發出的聲音比起她的哭鬧的聲音要好得多。
4.康康媽:對他說點什麼
我兒子康康23個月了。當他開始哭鬧的時候,如果我告訴他我不能理解為什麼他要哭鬧,那麼他就會自己停止哭泣,或者是到別的地方去。當他停止哭鬧並說出他的要求時,我會給他很多的讚許。這樣,他就能夠意識到:他不哭鬧的時候,反而可以比哭鬧的時候得到更多他想要的。
三.“利益”驅動派
5.小易媽:長遠利益
幾乎每天早上我們叫小易起床的時候,都要經曆一段忙亂和哭鬧的過程。我的訣竅就是在前一天的晚上告訴他,如果他第二天早上乖乖地起床,那麼到了晚上我會給他多講一個故事,這個方法的確效果很好。他每天都有意識地記住我的話,起床的時候不再像以往一樣哭鬧了,並且會選好那天晚上他想聽的故事書。
6.點點媽:食品、雜貨店策略
我用很簡單的方法來阻止我的孩子在商店裏因為要得到某樣東西而開始哭鬧。我讓孩子挑選一樣他最想得到的東西,比如小餅幹、糖果、蜜餞或者是圖畫書。我會給他一個可以花費的額度,如果他想買一些比這個額度貴很多的東西,那麼不足部分的錢就必需要從下一次的消費裏扣。這在我們之間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而我也不再會因為這事聽到孩子的哭鬧了。
四.“道具”輔助派
7.小悠媽:哭鬧“專座”
我們有一把專門為我們兩歲半的女兒哭鬧的時候準備的椅子。當她開始哭鬧的時候,我們就請她先坐到那把椅子裏麵去,然後再繼續哭。當她在這個身體移動的過程中,同時她的注意力也就被轉移了,通常來說她就會停止哭鬧。
8.諾兒媽:定時器的訣竅
如果諾兒開始哭鬧,那麼我就把定時器設置為三分鍾,並且告訴她等到這個定時器裏的時間走完時再來向我要求她想得到的東西。這個辦法通常都會很有用。
9.帥帥媽:把他哭鬧的過程錄製下來給他的後代看
我的兒子,現在三歲半,他總是喜歡哭鬧,雖然在最近的幾個月裏已經改進了不少。我開始把攝像機取出來,然後在每次他開始哭鬧的時候,我就把他哭鬧的過程給錄製下來。這個辦法看來的確對他的刺激很大,他當然不喜歡在他哭鬧以後再通過錄像重新看一遍他剛剛哭鬧的過程。我看這種用錄像的辦法來威脅他停止哭泣的辦法是非常有用的。謝天謝地!
五.轉移注意派
10.天天媽: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我兒子天天是一個很會哭鬧的孩子。我就通過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帶動他一起唱兒歌什麼的,來幫助他改變哭鬧的狀況。
11.小雨媽:“美妙的”聲音在哪裏呢?
當四歲的小雨開始哭鬧的時候,我就說:“哦,你的美妙的小嗓音不見了!我得找找它到哪裏去了呢?”然後我就開始環顧四周,並假裝到壁櫥裏或者沙發後麵開始尋找,並把這個找到的聲音放到自己的嘴巴裏麵,然後模仿外婆或者卡通人物,或者公雞和其他任何我能想到的聲音。通常在這個時候她就會忘記了哭鬧而開始笑。
12.阿米卡申(美國):一笑置之
當我的兒子或者是侄子開始哭鬧的時候,我就模仿他們哭鬧的聲音。然後我就對著他們做鬼臉,最後他們終於停止了哭泣,並且忘記了為什麼而哭鬧,並開始反過來取笑我。到目前為止,這個辦法一直還很有用,即使是在公開的場合。
下列做法切不可當作製止孩子哭鬧的有效辦法
1、用物品或許願方式哄騙。哄騙也許一時有效,但時間長了就會失靈。長此下去孩子會懂得哭鬧發脾氣的作用,爸爸媽媽會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
2、恐嚇和打罵。恐嚇與打罵也許會奏效一時,但易使孩子形成逆反心理變得固執,無法管束,或者產生懼怕和自卑,形成懦弱的性格。
3、遷就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什麼事都按孩子的要求去做。孩子開始哭鬧時,父母生氣,隨著孩子哭鬧時間的推移就心疼起來,認為孩子還小,就給以遷就,滿足其不合理的要求,養成孩子以哭鬧要挾達到滿足個人欲望的不良性格。家長這種溺愛孩子的辦法千萬不可取。
此外,有的爸爸媽媽為討得孩子的歡心,當著孩子的麵批評其他成人,企圖以此來製止孩子的哭鬧要挾。這種方法也不可取,因為這樣做會助長孩子將錯誤轉嫁給他人的心理,削弱成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或使孩子哭鬧得更凶,並為以後教育孩子帶來很大的被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