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發轉移性GIST 的外科幹預
GIST雖然發病率不高,但卻是靶向藥物治療最成功的腫瘤之一。在靶向藥物出現以前,晚期轉移性GIST患者的中位OS期僅為18~24個月。隨著伊馬替尼的應用,約70%~85%的晚期GIST 患者從中獲益,中位OS 期達36~57 個月。靶向藥物的問世,在極大延長了晚期GIST患者生存期的同時,還從根本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然而,我們也發現,約14%的患者開始即對伊馬替尼表現出藥物抵抗,並且半數患者在治療2年左右出現繼發性耐藥。發生耐藥進展的患者,盡管通過增加劑量和改為舒尼替尼可使其中部分患者重新獲益,但中位無進展生存(PFS)期隻有21~24周,中位OS期也不超過90周。這意味著當前,隻要患者對伊馬替尼表現耐藥,二線治療的效果有限,患者預後不良。
近年來,外科手術在晚期GIST治療中的作用已被重新審視。靶向藥物治療後聯合手術切除治療晚期GIST的較大型回顧分析顯示,達到部分緩解和疾病穩定患者的術後2 年PFS 率接近65%,2 年OS 率接近100%;局限性進展者的術後中位PFS期為7.7~12個月,中位OS期為19~29個月;而廣泛性進展者的術後中位PFS期僅為3個月,OS期也隻有3~5.6個月。這提示,手術前腫瘤控製良好或局限性進展者的手術並發症發生率低,術後中遠期療效較好,而廣泛性進展者未能從手術中獲益。
我院統計的資料也得出類似結果。結合我院最近幾年對多例晚期GIST患者進行的手術治療情況,我們認為,隻要恰當選擇複發轉移的GIST患者,手術治療確實能使患者獲益。選擇患者時應充分考慮到手術的複雜性和風險。首先,這些患者通常都經曆過1次或1次以上的腹部手術,部分患者腹腔粘連嚴重,增加了手術難度。其次,耐藥的GIST常常呈浸潤性生長,血供十分豐富,術中極易導致腫瘤內出血或剝離麵出血,且止血較困難,要有充分的應對準備。另外,術中在保證手術安全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切除全部的轉移瘤,完成滿意的腫瘤清除手術或減瘤手術。
對於晚期GIST,靶向治療後手術不僅是對患者的考驗,也是對診治團隊的考驗。每例晚期GIST患者在手術前都應接受多學科病例討論,並請相關科室會診,製訂完善的治療方案。至於靶向藥物聯合手術治療是否確實優於單純藥物治療,還有待嚴格的更大樣本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結果才能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