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行業亂象:醫生稱1/4手術是為補救失敗

作者:段菁菁 周竟 來源:新華網 日期:13-03-14

  業內人士還透露,目前整形行業混亂,一些國家從未批準或者被叫停的整形項目,如溶脂針、幹細胞注射美容在市場上依舊流行。“網絡上虛假信息太多了,很多被廣告吹得天花亂墜,而科學信息卻不暢通,導致消費者根本無法辨別。”

  此外,現在整形機構以各種噱頭吸引愛美女性,如走在大街小巷,不少整形廣告都號稱自家的整形醫生來自韓國,且是最頂尖的為很多明星都操刀過。但事實上,業內人士表示,所謂的韓國一流的醫生多數是假冒的,或者僅僅是韓國的“江湖醫生”,“好的韓國醫生在當地都忙不過來呢,哪有空跑中國來?”

  暴利是當下很多整形和美容機構鋌而走險的原因。“成本幾百元的東西,常常賣到上萬元,且收費很亂。”一位業內人士說。

  記者調查中發現,同樣的項目,民營醫院的報價要比公立醫院貴三五倍,甚至十倍以上。如當前流行的肉毒素瘦臉項目,公立醫院的收費一般不超過2000元,而在記者谘詢的5家民營醫院中,有4家報價超過萬元,有一家甚至開口要兩萬元。“如果是我們院長做,另外得加兩萬元的專家費。”一家醫院的工作人員說。

  “沒有最美,隻有更美”的外表焦慮折射不健康社會心態

  譚燕表示,美容整形要營造良好有序的市場發展氛圍,首先需要醫務人員加強自律,使用正規的產品並提高技術;其次,經營者要以誠信的市場營銷引導消費者;更重要的是,衛生部門也應積極製定市場規範、設置技術門檻,加強監督和懲處力度。

  專家們還呼籲,女性不要過分追求過度美容。“現在來整形的多數是‘美女’。”在采訪中一家整形醫院的前台稱,現在大家追求的是“沒有最美,隻有更美”。

  “很多人隻是在心理上有障礙,別人看已經很漂亮了,但她自己總是鑽牛角,覺得還不夠完美。”徐靖宏說,來找他谘詢的人中有30%是不需要整形的,或者整形沒有多少效果的,對這部分人,他總是想辦法勸她們放棄投資外表,轉去投資心靈。

  一些社會學者認為,現在部分女性為了外表的美豔,什麼都敢嚐試,可謂“不擇手段”,實際上折射的是社會某些不健康的心態,即過度強調外貌美,導致一些人為外表焦慮。

  中國傳媒大學審美文化研究所所長張晶說,與其承受麵部僵硬、鼻子歪斜的整容風險,不如把整容的錢和時間省下來多讀書充電。“自強、自信、智慧、有書卷氣的女性才是最讓人欣賞的。”張晶說。

1 2

關鍵字:整形行業,整形手術,不健康社會心態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