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旁亢誤診為強直性脊柱炎1例

作者:山東省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 劉潤榮 北京協和醫院 李夢濤 曾小峰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05-27

  診斷 除外AS,考慮為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轉內分泌科和基本外科進一步診治。

 

  病例討論 

  AS是一種常見的風濕病。現有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AS的患病率為0.26%,HLA-B27陽性者達91%。本例患者為青年女性,慢性病程,有腰背痛、僵硬感,放射學X線片有類似骶髂關節炎的改變,且HLA-B27陽性,似乎符合1984年AS的修訂紐約分類標準。 但在診斷過程中,須注意本病例有以下特點。 

  首先, 患者腰背痛無晨僵、夜間痛、翻身困難、活動後緩解的規律,不符合炎性下腰痛的特點。 

  其次,患者骶髂關節X線片雖有雙側關節麵模糊,但髂骨側局限性骨質缺損並非典型骶髂關節炎的表現;行骶髂關節CT檢查發現,雙側髂骨內可見彌漫分布多發骨質破壞,形成大小不等的透亮區,不符合AS患者的骶髂關節麵蟲蝕樣或鋸齒樣改變。 

  最後,應用非類固醇類抗炎藥不能緩解患者腰背疼痛,不符合炎性下腰痛的治療反應。 

  至此,診斷的切入點應轉為骨質破壞,結合其泌尿係結石病史,聚焦於骨代謝疾病。 

  根據患者有長期骨骼疼痛,影像學顯示骨質疏鬆、多發骨質破壞,進一步檢測有明顯的高血鈣、低血磷、尿鈣增加,血清PTH顯著增高,最後確診為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是一種少見病,臨床表現複雜多變,主要包括反複發作的腎結石、消化性潰瘍、精神和神經肌肉改變、廣泛的骨吸收。由於甲狀旁腺本身病變造成PTH合成與分泌增多,可以引起廣泛骨吸收脫鈣,從而出現骨骼疼痛等表現。 

  國外有文獻報告,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患者可以出現骶髂關節軟骨下骨吸收,放射學表現與AS非常相似(右表);磁共振成像或CT顯示為軟骨下骨質吸收,軟骨表麵不規整表現非常輕微,關節麵光滑。 

  骶髂關節CT檢查在AS早期診斷中的價值已得到公認(優於X線片),有助於早期發現關節麵不規則改變和關節間隙狹窄。 

 

1 2 3

關鍵字:強直性脊柱炎,腰背痛,甲旁亢,關節痛,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