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談醫療糾紛和醫改問題

作者:張輝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11-16

  王岩

  11月15日,在2012COA開幕上,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大會主席王岩教授就我國不斷出現的醫療糾紛以及麵臨的醫改做了精彩報告,並提出了懇切的建議。

  王岩教授指出,目前國內醫療糾紛有兩大特點:趨利性和暴力性。在中國,73.3%的醫院出現過病人及家屬毆打辱罵醫務工作人員的現象。每年被毆打致傷的醫務人員有1萬人左右(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資料)。我國平均每個醫務人員發生糾紛約2起。其主要原因包括:醫務人員水平參差不齊、醫患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國家衛生法律體係不健全、過度醫療、媒體片麵追求新聞的轟動性、醫療係統部健全。

  如何解決?王岩教授建議,1.加強青年醫師的繼續教育工作;2加強醫患溝通、高風險反複告知、降低患者期望值;3合理利用第三方調解機製,多部門聯合加大對醫鬧的打擊力度;4避免過度醫療;5完善醫療責任險。

  談到醫改時,王岩教授提到了美國大選時奧巴馬和羅姆尼對醫改的辯論。奧巴馬醫改核心是實現“全覆蓋”和“低成本”,主要考慮政府在醫保體係中的作用;而羅姆尼反對“強製醫保”,強調醫保應以自由市場為基礎,反對政府大包大攬,倡議將競爭引入保險製度。不難看出,醫改是世界性難題,沒有一劑良藥可以包治百病。王岩教授個人認為,降低成本、降低浪費,提高效率才是醫改的根本。

  在我國,13億人口的基本醫保覆蓋率從2000年的15%提高到2011年底的95%,“中國醫改步伐是最快的,中國醫改惠及13億人,中國醫改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福利計劃”。然而,我國醫改還麵臨很多困難和挑戰:1)保障醫改持續進行的長效機製尚未建立;2)資金的浪費和醫療資源低效率使用;3)缺少多元化的醫保體係;4)醫務人員的激勵機製不健全;5)藥品流通環節及醫療器械價格虛高。

  針對此,王岩教授倡議,“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監管及協調,‘以技養醫’替代‘以藥養醫’,建立以公立醫保為主、商業醫保為輔的多元化醫保格局,建立以公立醫院為主、民營醫院為輔的多元化辦醫格局,減少藥品的流通環節,研究Cost-effective內植入物”。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專題報道!

關鍵字:醫改,醫療糾紛,王岩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