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人猝死的最大原因就是身體的勞累程度超過了人體的承受能力,那麼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就是讓人體能夠勞逸結合,能夠在勞累之後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調整。
繼元宵前半月四名醫生猝死的悲劇後,近日網絡公開消息再連曝醫生猝死,頻率觸目驚心:最近三天內,三名中青年醫生過勞倒下。懂得很多醫學知識和搶救知識的醫生怎麼也會猝死?這讓很多人想不通。難道醫生也成了猝死的高危行業?(4月16日《金陵晚報》)
三天之內,全國範圍內三名中青年醫生先後因為過勞而倒下去,再也沒有站起來。其中年齡最大的不過51歲,他們的猝死之所以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是在於他們醫生的身份,因為很多人覺得醫生既懂得醫學常識又了解搶救知識,而且相比於普通人,更加知道如何維持身體的健康,怎麼會頻繁發生猝死現象呢?
二是最近幾年頻繁發生的患者及其家屬辱醫、傷醫甚至是殺醫事件,不但讓現職醫生的就業環境變得艱難,而且也讓社會公眾對醫生的職業前景感覺悲觀,嚴重挫傷了年輕人學醫、從醫的積極性。那麼現在再加上頻發的醫生猝死事件,無疑算是在原來基礎上的一種雪上加霜。
沒有人會一輩子不生病,所以沒有人會完全離得開醫生,關注醫生的“死”,就是關注我們自己的“生”,在醫生守護著我們健康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通過法律與製度的建設,通過個人的善意反過來嗬護他們的健康。給醫務工作者創造一個寬鬆的,可持續的工作和職業環境,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救死扶傷事業,這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幸運,也是每個公民的幸運。
導致人猝死的最大原因就是身體的勞累程度超過了人體的承受能力,就像一根彈簧被過度的拉伸,最終無法正常收縮甚至是直接崩斷了一樣。那麼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就是讓人體能夠勞逸結合,能夠在勞累之後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調整,也就是讓那根人體內的“彈簧”既不要被過度拉伸,也不能一直處於被拉伸的狀態不給它以彈回來的機會。
而對於國內一些重點大型醫院的醫生來說,他們往往一天要接待上百名病人,一年要進行上百台手術,勞累程度可想而知。為了減輕醫生的勞動負擔,降低勞動強度,最近幾年引起過廣泛討論的“分診製”無疑是個不錯的辦法,實行“分診製”之後,不管是門診接待的患者數量,還是手術患者數量,都有望出現大幅度的下降,那麼醫生的勞累程度、勞動強度,自然也就降低了。
但“分診製”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在這之前,我們也可以采取一些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的方式來幫助醫生減輕勞動負擔。比如規定醫生每接診10個病人,可以放鬆、休息10分鍾等等。無論如何,接二連三的醫生猝死事件,應該引起包括醫療主管部門、醫院乃至全社會的關注。畢竟,醫生倒下了,誰來給我們看病?
不關注醫生的“死”,誰來守護我們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