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是小兒外科的常見病,主要表現為生後不久腹股溝部腫物,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之外,有些甚至會降至陰囊部位。這些腫塊多數是在孩子哭鬧、咳嗽、打噴涕或劇烈運動後被發現。兒童疝的治療一直是家長們最為關注和關心的問題,那麼目前兒童疝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近日,《專家訪談錄》特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陳傑做客節目,對於兒童疝的治療方法和選擇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的確,目前兒童疝的發病率逐漸升高,需要引起家長和社會的廣泛關注。既往相關教科書裏說兒童疝2歲以內可以自愈。隨著技術以及認識的進步,目前教科書已經對此進行了修改,明確指出1歲以後孩子疝愈合的可能性非常小,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疝是一個先天性的通道,對於男性而言睾丸下降的時候會留下的一個通道,正常情況下應該是閉合的,但有些兒童則沒有閉合或者閉合不完全。打一個簡單的比喻,一件新衣服如果裂開了,我們隻要進行簡單的縫合即可。縫合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的開放式手術,即開一個兩公分左右的小切口,把疝囊拿出後做高位結紮即可。另外一種就是微創手術,目前有專門針對兒童的腹腔鏡,類似圓珠筆芯一樣非常細,通過2.5-5毫米的小鏡子用特殊的“鉤針”縫合。術中術後兒童基本沒有痛苦,傷口很小愈合較快,也不影響正常的生活。一般當日手術即可以出院回家。
所以,針對兒童疝,建議:1歲以下的兒童經保守治療有治愈的可能,2歲以後自愈的可能極小,主張6歲以前做手術,因為兒童疝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6歲以下的兒童疝僅做疝囊高位結紮就夠了,可選擇開刀手術也可腹腔鏡手術。7至18歲的青少年可用生物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