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技術並非適合於所有疝

作者:高京宇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09-27

  1

  一般而言,傳統的外科手術均是采取前入路,即在病人腹股溝區皮膚上做一長約8厘米的切口,找到疝囊並予以高位結紮,同時將腹股溝區的缺損予以縫合修補或補片修補,雖然治療效果確切,複發率低,但往往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創傷。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進步,采用腹腔鏡技術修補腹股溝疝已經逐漸成為治療腹股溝疝的金標準,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都選擇了這一手術方式。那麼腹腔鏡技術較之傳統的開放式手術方式而言優勢有哪些?腹腔鏡技術的適應證包括哪些?近日,《專家訪談錄》特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陳傑做客節目,探討疝微創技術的發展情況。

  微創技術被運用到疝和腹壁外科領域,實際上是近幾年的事情,雖然在此之前腹腔鏡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但並未用於疝的治療領域。主要原因是微創技術相比傳統開刀或既往的傳統的疝修補方法而言患者花費較高,這些費用國家和個人暫時無法承擔。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經濟能力的改善,使用腹腔鏡技術進行疝的治療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對於切口疝、造口旁疝等均顯示了其非常獨到的優勢,但對於普通的腹部疝,優勢則不那麼明顯。

  一般而言,疝的微創技術適用於以下幾類情況:

  切口疝:切口疝一般是發生於手術切口部位的疝,是腹腔內髒器或組織自腹部切口突出的疝,通俗講就是由於傷口愈合不良而形成的疝。所以如果因為疝再次開刀則可能麵臨仍然愈合不良的可能性。這時微創技術就顯示出其在切口疝中的優勢,因其無需開刀也就不存在傷口愈合不良的風險。

  普通的腹股溝疝:對於雙側疝或者複發疝,微創技術也顯示了其優勢。譬如一位已經複發四次並開了四刀的患者,如果繼續開刀不僅手術難度大,對患者預後也不好,此時微創手術以其創傷小、切口小和術後恢複快等優勢成為最好的選擇。

  隱匿性疝:對於診斷不明確的隱匿性疝,通過腹腔鏡則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除了以上這些情況適合於采用微創技術外,對於那些有特殊要求的,譬如為了美觀等要求者都是微創技術適宜的人群。

  盡管微創手術有患者創傷小、切口小、體內縫線少、術後恢複快,疼痛輕等優點,它也同時存在一定的缺陷。就好比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樣,並非所有疝的患者都可以采用微創技術,治療時仍需有所選擇。傳統開刀手術的優點是視野清楚,容易發現一些隱匿性的問題,從而減少危險性的發生,微創手術則沒有這個優點。此外,微創手術還可能存在一些例如補片感染等問題,雖然這些問題的發生概率很低,但一旦發生則非常嚴重,譬如腸破裂或者腸穿孔出現腸漏會危及患者生命。

關鍵字:疝,腹腔鏡,陳傑,切口疝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