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處理建議

作者:佚名 來源:醫脈通 日期:15-03-18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種類型,它包括多種不同的自然病史,預後結果和處理方法。關於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治療建議整理如下: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臨床定義是有明確的持續性或複發性的消化道出血,但上消化道內鏡及結腸鏡檢查未能發現明確病因(放射性檢查,例如小腸鋇餐造影檢查,不能進行)。另外,將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分為顯性和隱性兩種類型對臨床診療很有幫助。前者是指具有肉眼可見的出血症狀,例如便血,褐色樣便、黑便。後者是指肉眼看不見的隱匿型出血,僅有大便潛血陽性同時伴有或不伴有缺鐵性貧血。

  背景

  ◆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約有5%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出血部位大多(75%)位於小腸。

  ◆對於輕度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或者出血速度相對較慢但有明顯並發症的患者,目前尚無其他的診斷檢查,合理的治療措施是補鐵和/或輸血等保守治療。

  診斷

  ▲無線可視膠囊內鏡檢查在診斷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發病部位方麵具有非常重要作用,膠囊內鏡檢查可探查整個小腸。對於有明顯出血症狀的患者在行上消化內鏡及結腸鏡檢查無明確診斷後,需進一步行膠囊內鏡檢查。

  ▲對於有小腸梗阻病史或懷疑有小腸梗阻的患者進行膠囊內鏡檢查時需小心謹慎,因為膠囊內鏡會被卡在梗阻部位上方。對於明顯懷疑有小腸梗阻的患者,需先用一種探查膠囊(一種不透明的並可分解的膠囊)來評價腸道是否存在嚴重狹窄部位。

  ▲對於有明顯消化道出血症狀而膠囊內鏡檢查結果陰性的患者,建議重複行上消化道內鏡檢查(或推進式小腸鏡檢查)和結腸鏡檢查,探查在第一次檢查時是否有遺漏的微小病變。

  ▲選擇哪種類型內鏡進行複查主要依賴於現有臨床症狀。例如,便血極有可能是低位消化道出血,而大量嘔血則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黑便症並沒有特異性出血部位。

  ▲上消化內鏡檢查可能會發現很多第一次檢查時遺漏的診斷,包括Cameron潰瘍(食管裂孔疝所致潰瘍或糜爛),杜氏病,胃竇血管擴張(西瓜胃),動靜脈畸形,胰源性出血,主動脈-腸瘺。建議重複上消化道內鏡檢查時,應進一步行推進式小腸鏡或使用側向視野的內鏡檢查。小腸活檢可進一步排除乳糜瀉。

  ▲結腸鏡檢查也可以發現很多初次檢查遺漏的診斷(尤其是結腸鏡前準備不充分或者很差時),包括血管病變、杜氏病、結腸憩室出血、痔瘡、炎症性腸病、放射性腸炎以及很少發生出血的結腸息肉或腫物。

  ▲若患者行膠囊內鏡檢查未發現出血來源,而高位和低位消化道出血均可被排除,則需進一步行深部小腸鏡檢查。深部小腸鏡檢查包括雙氣囊小腸鏡,單氣囊小腸鏡,以及螺旋小腸鏡。對於隱性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由於其臨床症狀明顯,因此臨床觀察是合理的處理措施。而對於顯性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應進一步行深部小腸鏡檢查。

  ▲一般而言,如果出血部位不明確,最好自消化道上段開始行深部小腸鏡檢查,因為這樣的檢查順序可探查小腸近端近2/3的腸管。如果上述檢查結果為陰性或膠囊內鏡提示出血部位位於小腸遠端1/3,則推薦自消化道下端性深部小腸鏡檢查。

  ▲膠囊內鏡檢查確診消化道出血部位後,接下來可進一步行深部小腸鏡檢查來明確診斷,提供可能的治療,或者用於術前出血部位標記。另外,如果出血部位無法確定,我們可以標記出最有可能的出血部位,以便於指導進一步檢查,更進一步的檢查包括,反方向的深部小腸經檢查,重複膠囊內鏡檢查,或者手術治療。

  ▲小腸出血病因大多隨年齡不同而不同。和其他疾病不同的是,相對於老年患者,青年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往往是腫瘤引起(多為良性)。

  ▲年齡小於40歲的患者更易患有小腸腫瘤(消化道間質瘤、淋巴瘤、類癌)和炎症性腸病,杜氏病,以及Meckel憩室

  ▲年老患者更易發生血管損傷所致出血,包括血管性病變,藥物所致糜爛(非甾體消炎藥所引起)。腫瘤也是老年患者出血的原因。

  ▲口唇或者口咽部出現毛細血管擴張多提示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的可能(例如sler-Weber-Rendu綜合征)。

  ▲放射學檢查多在內鏡檢查包括膠囊內鏡檢查無法明確診斷後進行。可行的放射學檢查包括,CT,或磁共振胃腸道成像(可用於排除小腸腫瘤和小腸靜脈曲張),或雙相或三相多探頭CT掃描,這些檢查可發現並明確出血活躍的部位。

  ▲對於年輕的(年齡<50歲)的嚴重的顯性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以及經過內鏡檢查包括膠囊內鏡檢查未能發現出血部位的患者均應進行Meckel憩室檢查(通過靜脈注射99mTc同位素的高锝酸鹽,它可以與胃粘膜結合,然後進行放射追蹤,從而分辨出大部分Meckel憩室中胃粘膜異常的區域)。

  ▲血管造影術往往在檢查結果提示陽性後進行,其適用於持續性的嚴重出血(需要輸血)以及出血部位未明確的患者,並可以提供可能的治療。

  ▲術中很少行內鏡檢查,僅適用於其他任何檢查方法無法明確出血點,並且持續嚴重出血的患者。

  治療

  治療應直接針對出血部位治療,因此,明確出血來源十分重要。

  內鏡治療方法包括注射腎上腺素,電凝止血,或放置止血夾,或各種方法的聯合。小腸血管性病變往往采用氬氣刀電凝止血方法處理。

  血管造影術和手術治療一般適用於持續出血的患者,經大量檢查後仍不能明確出血部位的患者,及內鏡治療無效的患者,及出血部位雖已明確但對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如Meckel憩室和小腸腫瘤)。

  

關鍵字:不明原因,Meckel憩室,小腸腫瘤,小腸梗阻,炎症性腸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