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膽管囊腫應盡早“開刀”?——與王曙光教授探討囊腫全切術

作者:劉秋陽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2-04-16


inserted image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王曙光教授等一項在9年間、對217例先天性膽管囊腫患者進行的研究顯示,對此類患者應盡早實施囊腫全切術,並且最好在嬰兒期進行。腹腔鏡下切除術或許是治療該病的一種安全、可行、微創的新術式。該研究結果3月30日在線發表於《BMC胃腸病學》(BMC Gastroenterol)。

  手術時機

  Q:該研究結果提示囊腫全切術應盡早進行。在罹患此病的嬰幼兒中,應於何時開展手術?是否疾病一經發現即行手術?國外接受該手術的最小患兒為多少月齡?

  A:盡早手術有利於消除因反複膽管炎發作對肝內膽管內環境的破壞、減少肝膽管結石發生可能,防止長期炎症誘發的癌變。

  另外,嬰幼兒手術中的最大危險是術中失血過多;而在對嬰兒進行的先天性膽管囊腫手術中,因局部炎症較輕,手術剝除囊腫可明顯減少出血。

  根據我們的臨床實踐及統計結果,我們主張在嬰幼兒先天性膽管囊腫一經確診(往往因出現臨床症狀而經相關檢查後發現患病)後,可考慮實施全切術。

  我們並未查閱到國外文獻中的最小年齡記錄(此病在西方國家相對少見)。在我們的這組病例中,患兒最小年齡為4個月。

  

  適應證選擇

  Q:與開腹手術相比,該研究未發現腹腔鏡手術組存在某些並發症,如繼發性膽管結石、吻合口狹窄、膽管上皮癌等;但總體上看,兩組術後並發症和長期隨訪結果並無顯著性差異。那麼綜合來看,針對先天性膽管囊腫,應選擇開腹還是腹腔鏡手術?兩種手術的適應證有哪些?

  A:近年來各種腔鏡技術發展迅速,很多腹部手術均可以在腹腔鏡下完成。

  先天性膽管囊腫手術的關鍵是囊腫的完全剝離和膽管空腸吻合,目前在腹腔鏡下完全可能完成。

  腹腔鏡手術微創、創麵美觀,術後患者恢複迅速。由於先天性膽管囊腫多發生於女性,微創和美觀就顯得更加重要。總體來講,隻要具備腹腔鏡外科設備和技術條件,均可以選擇腹腔鏡下手術切除先天性膽管囊腫。

  當然,因某種原因導致腹腔內廣泛粘連者,不適宜接受腹腔鏡手術。

  嬰幼兒手術注意事項

  Q:請您談談在嬰兒中進行手術的注意事項及術式選擇。

  A:在嬰幼兒手術中,應精細操作、避免出血。行膽管空腸吻合時,遊離空腸襻的長度要考慮患兒發育過程中的腸襻增長,我們一般取35~40 cm(成人為50~60 cm)。術後應密切監護、防止因嘔吐而致誤吸、窒息及呼吸道感染。

  對嬰兒采用開腹手術者較多;但具備幼兒腹腔鏡手術設備和器械的醫療中心,也可選擇腹腔鏡手術。

  ■ 延伸閱讀 先天性膽管囊腫分型

inserted image

關鍵字:囊腫全切術,腹腔鏡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