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醫學生畢業後不太願選擇做兒科醫生,其主要原因是醫療過度市場化、醫院過度利益化。兒科醫生的收入相對其他科室的醫生較低,且服務的難度較大。
●不是說把兒科係建起來,兒科人才就會層出不窮了。目前兒科醫生的培養要靠“兩條腿”走路。
●培養高質量兒科醫生的主要發展方向應該是完善住院醫師/專科醫師培養製度。在人才培養方麵,綜合醫院更有優勢,這與兒童醫院的功能正好可以互為補充。
媒體日前公布了一組令人沮喪的數字:我國兒科醫生在15年內僅增加了5000人,近幾年來,兒科醫生的增加更是處於停滯狀態。以2008年為例,全國共有兒科醫生6.17萬人、0至14歲的兒童2.3億(約為0.2598個兒科醫生/千兒童),參照美國1.4558個兒科醫生/千兒童的比例,我國至少還缺20餘萬兒科醫生。
於是,有專家呼籲:“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建立兒科醫生培養機製,不然老醫生們退休後,誰來接班?”
後繼乏人
“我一畢業就選擇了兒科,因為我真的非常喜歡孩子,沒考慮別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兒科教授丁潔談起當年的選擇充滿了幸福感,“記得當時到兒科實習,盡管孩子病得非常痛苦,但給他一顆糖吃,他就還你一個笑臉,頓時心裏特別高興。”
“在北大醫院的兒科工作,榮譽感是很強的。”丁潔告訴記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北大醫院)的兒科作為首批兒科學國家重點學科並一直保持至今,盡管兒科的獎金不是最高的,但在學科地位等方麵都是非常領先的。
丁潔回憶,她剛進北大醫院兒科的時候,就有人跟她說:“別看是‘小兒科’,那裏可是藏龍臥虎的,諸福棠、秦振庭、左啟華、王寶琳……”
“我就是喜歡兒科。”北大醫院兒科教授杜軍保從1989年北京醫科大學醫學博士畢業以來,一直在北大醫院兒科臨床一線工作。
“每當眼睜睜看著小孩得病卻束手無策的時候,都會非常著急。”杜軍保認為,身為兒科醫生,不能單純維持現狀,需要更多的探索,因為解除孩子的疾病痛苦、維護孩子的身體健康、提高孩子的生命質量始終是兒科醫生的根本任務。
盡管“身為兒科人倍感驕傲”的自豪感已經在北大醫院傳承了幾代人了,可如今的兒科已經不再是搶手的“熱饃饃”了。
丁潔告訴記者,這幾年,北大醫院的8年製醫學生選擇專業或研究生培訓的學生,想留下的一般都不會選擇留在兒科,往往隻有在去別的科室無望的情況下,才無奈地選擇兒科。這種情況占大多數。
“這跟我們當年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當年選擇兒科的理由都很簡單,就是出於喜歡。”丁潔感慨道。
記者了解到,除了從一開始就不選兒科的,進入兒科後轉行的、跳槽的也特別多。
比如,北京市某三甲醫院兒科醫生,本科學臨床醫學專業,班裏100個人,畢業後就3個幹兒科,現在除了他,另外兩個都不幹了,寧可去搞心電圖、B超。
又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小楊,本科和研究生學的都是兒科,畢業後,包括他在內的8個同學當了兒科醫生,但到如今,已經有3個同學轉行了。
據報道,北京市衛生局已將兒科人才列為比較突出的矛盾:“長期以來兒科不受重視的現狀導致兒科專業醫師培養不足、流失嚴重,隊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難以完成正常門診和病房治療工作。”
想選兒科,不容易
“普遍來講,現在的醫學生選擇兒科作為職業的,肯定沒有選擇其他科室的那麼多。無論是從住院醫師角度還是從研究生角度來作職業選擇,很少會有人把兒科作為第一誌願選擇。”丁潔說。
為什麼目前兒科成為多數醫學生最先排除的方向呢?
全國高等醫學教育教學管理研究會常委兼秘書長、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處長馬建輝表示:“現在的醫學生畢業後不太願選擇做兒科醫生,其主要原因是醫療過度市場化、醫院過度利益化所致。兒科醫生的收入相對其他科室的醫生較低,且服務的難度較大。”
丁潔則認為:“原因是多方麵的。”
第一,收入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醫院是具有一定福利性質的公益性事業單位,當時由國家“包工資”,各個科室醫生的待遇都差不多。而目前,中國醫護人員的收入一般包含基本工資、津補貼和獎金三部分。盡管基本工資差別不大,但不同科室的獎金會有較大差異。由於兒童用藥量少、輔助檢查少、收費項目少,導致兒科的獎金遠遠低於其他科室。
“國外的兒科醫生也會抱怨待遇不如別的科室的醫生。”丁潔舉例說,“他們開玩笑說外科醫生是quarter(25美分)的醫生,自己是penny(1美分)的醫生。這說明國外不同科室的醫生收入也有差異,但中國可能更加突出。”
第二,工作太辛苦。兒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絲毫不比其他科室小,甚至還要多得多。同樣值夜班,由於兒童病情變化特別快,兒科醫生是整晚沒法睡覺的。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有喜有悲。”杜軍保從事兒科醫療工作20多年,感觸頗深,“由於小兒病情變化很快,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嚴密關注。病情好轉了,我們大夫的心情也隨之好轉。但是我們的心情也有沉重的時候,特別是看到送小孩來看病的家長,那一張張焦急的臉龐,我們也跟著緊張。”
第三,由於孩子大多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病理特征,比成人脆弱,所以兒科俗稱“啞科”,兒科醫生除了跟生病的孩子溝通外,更多的還要與孩子的家長溝通,有的家長一著急還會比較“難纏”。
因此,對於兒科醫生來說,個人修養和個性上會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需要更有耐心、性格開朗。“醫院裏成天嘻嘻哈哈的一定是兒科醫生。”丁潔說,“要把孩子的哭聲當成交響樂來聽,一見孩子哭就煩的人肯定不合適。”
“一係列的現實問題阻止了醫學生們選擇兒科。長此以往就導致了目前兒科醫生數量少、人才匱乏的困境。”丁潔顯得很無奈。
專業沒了≠培養空白
有人把兒科人才隊伍的萎縮歸咎於1998年的專業調整。
1998年,教育部為了拓寬專業麵,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調整中,將兒科專業作為調整專業於1999年起停止招生。
有專家指出,這事實上切斷了兒科醫生的穩定來源,甚至意味著,12年來,我國新型兒科醫生培養機製一片空白。
馬建輝認為情況並非如此,“其實不光兒科,其他科室,比如內科、外科也都沒有設置專業”。
據馬建輝介紹,目前培養兒科醫生的主要途徑有幾條:第一,醫學生畢業直接成為兒科醫生;第二,醫學生畢業後,通過住院醫師/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然後成為兒科醫生;第三,醫學生畢業後,再通過研究生教育,最後成為兒科醫生。
“沒有了兒科醫學的本科專業,並不意味著兒科醫生的培養就一片空白了。”馬建輝說。
“現在很多比較出色的兒科醫生以及很多仍然從事兒科專業的人都不是兒科係畢業的。”丁潔對於兒科專業的取消並未表示太多憂慮,“醫學院校中的臨床醫學專業(或醫療係)畢業的學生完全可以從事兒科醫生的工作。他們具有厚實的專業基礎,再通過兒科專業的培訓,同樣能夠成為很好的兒科醫生。”
“兒科係的取消,對於兒科人才的培養的確是一個‘撤退’力量。”但與此同時,丁潔指出,“兒科的專業知識、技術能力的培養並不一定要在醫學生階段完成。醫學上很多相通的知識技能在醫學生階段掌握後,等從事專業的時候再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去學習。”
別把“寶”都押在兒科係
“不能把目前兒科力量萎縮的問題都歸咎於兒科係的取消。”丁潔認為,“現在的問題,不是說把兒科係建起來,兒科人才就會層出不窮了。”
丁潔進一步表示,要解決兒科後繼乏人的現狀,成立兒科係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還需要從兒科的從業環境、醫療環境的改變等方麵著手。“兒科所麵臨的問題不僅僅是單一科室的問題,也是整個醫療界的問題”。
丁潔建議,目前兒科醫生的培養要靠“兩條腿”走路。以前有兒科係、有比較好的兒科傳統和基礎的學校可以恢複兒科係,但要切忌盲目跟風、一擁而上。因為那些曾有兒科係的學校一般都有較好的附屬兒童醫院,盡管未必有很大的規模,但擁有很好的教師和教學傳統,這些學校的兒科係可以恢複。不具備條件的學校,好好培養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同樣可以培養出好的兒科醫生。
“我們應該鼓勵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從事兒科,他們的視野更開闊,他們的發展不會弱於兒科係畢業的學生,從往至今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兒科醫生都不是兒科係畢業的。”其實丁潔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丁潔1982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係,1989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994年在美國完成博士後及多年學習工作後回國。她多年來一直從事小兒腎髒疾病的研究、臨床以及教學工作,是中國大陸唯一的國際兒科學會常委以及亞洲兒科腎髒病學會的現任理事。
完善住院醫師培養製度
醫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醫生不但要掌握堅實的基礎醫學理論、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
在馬建輝看來,培養高質量兒科醫生的主要發展方向應該是完善住院醫師/專科醫師培養製度。“快速、係統地積累足夠的臨床經驗以滿足一個兒科醫生臨床工作的基本需要,對於剛剛走出校門的醫學生尤為重要。而要達到這一目的隻有通過在具有一定規模和條件的培訓基地,經過係統規範的培養才能達到”。
對於迄今已有近70年曆史的北大醫院的兒科來說,其住院醫師培訓是非常嚴格和規範的。“來北大醫院兒科的很多都不是兒科專業的學生,到我們這兒才開始接觸兒科,進行住院醫師培訓,從一個病例、一個技術、一個操作……一點一點做起來。”據丁潔介紹,北大醫院兒科一直執行的是三級查房,現在已經逐步開始執行更為嚴格的四級查房,每個星期還有全科大查房,每個病房輪流拿病例出來討論,每次討論從早上10點開始,不分老幼都積極參與,到中午12點都結束不了。
“這種潛移默化、點點滴滴的影響,對醫生成長的幫助是非常大的。”丁潔說。
可惜的是,目前這種規範、嚴格的住院醫師培訓並不十分普遍。就我國目前的住院醫師培養工作而言,還沒有在全國層麵形成製度,大多缺乏規範,隻是在走形式。醫學生一畢業即可分配到全國任何一家醫院工作,住院醫師隻是晉升中的一個職稱,許多醫院還沒有住院醫師培訓的質量保證體係。
有醫學專家曾比較過中美醫生的發展軌跡:剛從醫學院畢業時,中美醫學生之間的差距非常小,可此後8~10年,一下子拉開了差距——美國醫生經過規範化培訓,迅速達到事業頂峰;而中國醫生則需要自我摸索,達到事業頂峰時,已接近退休年齡。
一個完善的醫學教育模式,必須由醫學院培養、畢業後規範化培訓以及繼續教育三部分組成。目前中國醫生的培養往往在中間一環是最薄弱甚至是缺失的。不少醫學教育專家坦言,要建立規範科學的、全國層麵的住院醫師培訓體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盡管前路漫漫,但已經可以看到一些令人鼓舞的信號。《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01-2015年)》明確指出,要把在校醫學教育、畢業後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建成“連續統一體”,著重完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製度;建立一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和繼續醫學教育的基地。這一表述確立了畢業後醫學教育在我國醫學教育體係中的位置,是醫學教育三大組成部分之一。
與此同時,作為住院醫師培養製度的力推者、衛生部部長陳竺曾在去年向媒體透露,國家很有可能會成立畢業後的醫學教育委員會,保證住院醫師的身份問題,同時規劃、指導、考核以及管理培訓基地,解決住院醫師階段的待遇和未來的去向。
加強綜合醫院兒科
馬建輝強調:“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不是光靠調整培養機製就能完全解決的。”現在不少醫學生不願從事兒科、兒科醫生紛紛改行,最直接的原因無非是兒科“不賺錢”。
專家分析,基於現在醫院的創收機製,醫院的創收分解到各個科室,各個科室醫生的收入和本科室的創收相聯係。由於兒科用藥量少、輔助檢查少、收費項目少,沒有什麼能力創收,導致綜合性大醫院在兒科方麵越來越弱化。
而在丁潔看來,綜合性大醫院的兒科“應該加強”。丁潔說:“盡管兒童醫院對兒童疾病治療的整體設計、技術力量及軟硬件配備,確實非綜合醫院一個兒科所能企及的。但是綜合醫院的兒科也有自身優勢,它能夠依托綜合素質和能力,在解決兒童疑難重症等方麵或許更具有優勢。特別是在人才培養方麵,綜合醫院更有優勢,這與兒童醫院的功能正好可以互為補充。因此,對於兒科的發展,應該給予多層次、多角度的關注。”
也有專家提出:“兒科應該成為下一輪公立醫院改革的突破口。”因為兒科其實是社會效益最高的,因為給兒童保護好了身體,他們長大後是最有效的勞動力,可以節省很多未來的醫療支出,“所以兒科醫生這個職位是最有公益性的”。於是,專家建議加大對兒科的補貼,特別是加大對兒科醫生的工資的補貼。
《科學時報》 (2011-3-1 B1 大學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