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頭頸部開窗打壓植骨治療股骨頭已部分塌陷股骨頭壞死療效分析

作者:楊俊嶺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6-05-19

  近期,北京大學中日友好臨床醫學院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經股骨頭頸部開窗打壓植骨術治療股骨頭已部分塌陷股骨頭壞死患者的臨床療效。研究指出,經股骨頭頸部開窗打壓植骨術治療ARCOⅢa期患者可獲得良好臨床療效,ARCOⅢb期及CJFH L2、L3型患者術後臨床失敗率較高。該文發表在2016年第04期《中國修複重建外科雜誌》上。

  回顧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2月采用經頭頸部開窗打壓植骨術治療的106例(131髖)股骨頭已部分塌陷股骨頭壞死患者臨床資料。男78例,女28例;年齡17~43歲,平均31.3歲。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16.5~36.5,平均24.2。病因:激素性53例,酒精性18例,特發性35例。術前根國際骨循環協會(ARCO)分期為Ⅲa期105髖,Ⅲb期26髖;根據中日友好醫院(CJFH)分型為C+L1型41髖,L2型13髖,L3型77髖。術後采用Harris評分評價臨床效果。術後因任何原因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或術後Harris評分評價為差(<70分)定義為臨床失敗。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線對危險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COX多因素風險模型對危險因素進行多因素分析。

  結果顯示,  106例(131髖)均獲隨訪,隨訪時間4~51個月,平均27.9個月。植骨均融合,融合時間為1.0~1.5年。末次隨訪時Harris評分為(81.41±11.93)分,與術前(63.24±9.98)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3.710,P=0.000);獲優5髖、良41髖、可57髖、差28髖,優良率35.1%。術後評定為臨床失敗33髖,22髖隨訪期間影像學檢查發現股骨頭呈進行性塌陷。術後單因素分析示,術前ARCO分期、術前CJFH分型及術前Harris評分是術後臨床失敗的危險因素(P<0.05);COX多因素風險模型示,術前ARCOⅢb期是術後臨床失敗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線示ARCOⅢb期患者臨床療效差於ARCOⅢa期患者。

   相關鏈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xfcjwkzz

關鍵字:股骨頭壞死,,打壓植骨,,危險因素,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