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三軍醫大學研究生管理大隊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數字化設計結合3D打印技術製備的導航模板應用於帶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可行性以及早期療效。研究指出,帶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術中采用3D打印導航模板有利於精確定位並徹底清除壞死灶及周圍硬化骨,早期療效滿意。該文發表在2016年第03期《中國修複重建外科雜誌》上。
2014年2月-6月,收治15例(24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男11例(17髖),女4例(7髖);年齡18~56歲,平均38歲。左髖2例,右髖4例;雙髖9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類型:激素性7例(12髖),酒精性5例(8髖),創傷性1例(1髖),特發性2例(3髖)。病程1~24個月,平均7.5個月。術前Harris評分為(56.60±6.97)分。按照國際骨循環協會(ARCO)分期:ⅡB期5髖,ⅡC期8髖,ⅢB期6髖,ⅢC期5髖。術前根據CT掃描設計並3D打印製作導航模板,將其用於帶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術中指導股骨頭壞死灶定位及清除。
結果顯示, 手術時間120~160 min,平均135 min;術中出血量200~300 m L,平均255 m L。術後切口均Ⅰ期愈合,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感染等手術相關並發症發生。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16個月,平均14個月。術後第2天X線片及CT檢查顯示,於導航模板引導下股骨頭壞死灶及周圍硬化骨均徹底清除,帶血管蒂髂骨瓣位置滿意,未穿透關節麵。髂骨瓣及植骨均達骨性融合,融合時間2~3個月,平均2.7個月;與術前相比,末次隨訪時壞死股骨頭未出現進一步塌陷。患者髖關節疼痛明顯緩解,關節活動範圍增加;末次隨訪時Harris評分(89.53±5.83)分,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319,P=0.000);獲優12髖,良10髖,中2髖。